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综合施策全力推进河北省地
河北省属资源型严重缺水省份,多年平均年降雨量532 mm,人均水资源量307 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为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长期以来,河北省不得不过度依赖开采地下水保障生产生活用水,是全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省份。
2014年,国家在河北省启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为全面治理地下水超采问题探索经验和模式。2017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财政部呈报国务院关于河北省地下水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总结报告上批示:“压采成效明显,而试点形成的制度成果更为可贵”。在胡春华副总理的部署推动下,2019年1月,水利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全面启动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范围包括京津冀三省(直辖市),河北是重中之重,占任务总量的97%,要求到2035年全部完成治理任务,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面对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河北省委和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表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抢抓重大机遇,科学谋划、强力推进。自2014年试点以来,通过实施“节、引、调、补、蓄、管”等综合措施,形成了“科学规划、确权定价、控管结合、内节外引、综合施策”的地下水治理模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监测评估显示,河北省超采区浅层、深层地下水水位平均降幅分别从治理初期(2014—2016年平均)的0.80 m、6.33 m减少到近期(2017—2019年平均)的0.54 m、1.50 m,年下降速率分别为33%、76%。根据水位监测结果,2020年河北省年均降雨量540 mm,属于正常降雨年份,全省浅层、深层地下水水位有7个月同比上升,年底全省超采区浅层、深层地下水水位分别同比上升0.52 m、1.62 m,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初步扭转。
一、强化组织领导,以大视野谋划大格局
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省政府专题会议多次研究部署,省委书记多次主持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会议,研究推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省长多次主持对农业结构调整、水源置换、取水井关停等重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并把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专门成立了河北省推进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领导小组,省长任组长,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2名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统筹协调调度全省超采综合治理;各市县党委和政府积极履行主体责任,抽组人员成立工作专班,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实施计划,建立目标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将任务落实到项目地块,形成了省级抓总、市级协调、县级落实的高效工作机制。聚焦水利部明确的治理目标,2019年3月印发河北省《关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提出超采治理的工作任务和重要举措,2020年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列入《关于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清理规范的意见》,聚力推动各项治理措施落地落细。同时,相继就考核问责、资金管理、宣传教育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
二、深挖节水增效,以高水效提升高利用
河北省把地下水作为战略性资源,把节水作为基础性工作,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深入开展全民节水行动,坚持全域实施、全面推进。
1.深挖农业节水潜力
从河北省近10年的用水情况看,农业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70%,节水潜力较大,是压减地下水超采量的重点领域。在最大程度实施水源置换的同时,统筹粮食安全与地下水压采,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高效节水灌溉双轮驱动,减少地下水开采。以地下水漏斗区和坝上地区为重点,大力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压减高耗水农业种植面积,累计实施季节性休耕、旱作雨养、非农作物替代、退耕还林等300余万亩(1亩=1/15 hm2,下同);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和配套节水栽培技术3 400多万亩,实现小麦节水品种全覆盖;不断完善工程措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 400多万亩。
2.深挖工业节水潜力
坚定不移推进高耗水行业去产能,2018—2019年全省共压减水泥产能647万t、平板玻璃产能1 470万重量箱、焦炭产能836万t。截至2020年年底,共创建省级绿色工厂185家、绿色园区13个,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95家,位居全国前列;钢铁企业获国家级绿色工厂20家,位居全国第一。大力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截至2020年年底,500多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节水型企业,其中河北华泰纸业有限公司被列入国家级节水型企业。
上一篇:河北传统刺绣技艺在高校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