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传统刺绣技艺在高校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高度重视,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在保护非遗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也积累一定经验。在党的第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又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指出“将传统工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重点;加强传统工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理论、技术研究;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2],而在以上3条任务中,都与高校密切相连。基于此,笔者挖掘与专业相关的刺绣非遗,并将河北地区刺绣非遗引入高校,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传承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1 河北传统刺绣技艺在高校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本文研究的河北传统刺绣技艺,主要指河北地区的刺绣,包括河北省内的京绣以及河北民间传统刺绣,虽然两者风格各异,但是其作为传统手工技艺,其可持续发展的“手工性”是一致的,它们承载了河北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甚至反映了河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兴衰,具有较高的价值,将其传承融入高校,会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也给高校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1.1 河北传统刺绣技艺的价值

1.1.1 实用价值

河北传统刺绣能够存在的理由最重要的是因为它具有实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旧时佛堂的账幕、叩头垫、供桌围子,室内的陈设品,戏剧服装,姑娘结婚用的嫁妆,小孩穿的肚兜、围咀、虎头靴、虎头帽,服装上的襟边缘饰、罗裙、手帕、鞋、鞋垫以及仿古衣等,都是河北传统刺绣的品种。这些品种中既有装饰性的工艺品,也有实用性的生活用品。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兴京绣,生产的龙袍、凤袍、仿古衣,唐卡、各种绣片早在80年代就销往全国各地,有的还远销海外,其中许多精美刺绣艺术品被故宫博物馆收藏[3]。时至今日,定兴京绣与市场结合,制作生活化的服饰,并为许多晚会主持人、演员制作演出服,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与认可。

1.1.2 文化价值

河北传统刺绣技艺是河北人民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活体,它一方面反映了河北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民俗风貌、宗教信仰、审美趣味、情感理想等意识形态的精神思想;另一方面,它对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也同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旧时过年,人们穿的绣花新衣、绣花鞋,吊在门前的绣花门帘,不仅满足了河北人民民俗心理的审美需求,同时对营造节日环境、烘托节日气氛也起了重要重要作用[4]。

除此,河北传统刺绣还是人民情感寄托,追求美好生活的载体。河北民间刺绣,在题材选择上,有一定的文化寓意,象征吉祥、幸福、喜庆、丰收等,有的绣品也有祛灾免祸、祈求平安的民俗价值。而河北省内京绣,作为宫廷绣发展的分支,在色彩、图案上更具文化内涵的装饰效果。如河北易县清宫传刺绣在配色中,以深蓝、明黄、大红、月白为主色,这种配色观,与封建等级制度密不可分;在图案上,追求“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5]。

1.1.3 技术价值

河北传统刺绣技艺制作繁琐且严格规范,以河北易县清宫传刺绣为例,其刺绣过程包括绘制图样、扎眼、漏粉、上绷、配线、刺绣等程序,每一道程序都有其规范及要求。其刺绣针法多样,常用针法多至几十种,主要及特色针法有平绣、锁绣、打籽绣、盘金绣等。另外,广泛流传于河北民间的编绣针法、插针绣,技艺独特,色彩变化丰富,质感充分[6]。

在针技方面上,要根据刺绣物象的特征来选择针法,如绣制鳞片一般采用刻鳞针,表现立体花蕊采用打籽绣,刺绣葡萄等小型的果实善用雕眼平绣等。除此,还要按照物象的生长规律刺绣排线,将针法与丝理巧妙处理,才能把物象绣活,如在绣花卉的花瓣时,每个花瓣刺绣排线要向着花心的方向起落针,不要逆着花心排线,这样才能做到瓣瓣归心,绣出以后生动逼真。

1.1.4 艺术价值

河北传统刺绣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色彩、材质及纹样上。如河北民间传统刺绣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在纹样上取材广泛,除了象征性的纹样外,还多运用北方生活中常见的石榴、仙桃、柿子等,地域特色浓厚,在纹样造型上,多运用简化概括的形态,这与刺绣的方式有直接的联系,人们在鞋面、枕头、荷包、衣襟和袖口处刺绣时,会用纸剪出(刻出)“花样”,从而使得刺绣纹样简练、概括。而河北省内的“京绣”,用料考究,现多运用金银线进行施绣,绣品雍容华贵,极具艺术装饰效果,纹样亦是以吉祥纹样为主,此外还有专供皇家使用的龙、凤、江崖海水、十二章纹等。在构图上追求平、满、稳的艺术风格,形成高度的概括性,并极富装饰性[7]。

上一篇:中俄冰上丝绸之路战略合作背景下河北省冰雪装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