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双向变革:农业革命对英国工业革命有何影响?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18世纪中期大机器生产普遍代替了手工劳动,开创了蒸汽时代,生产领域的巨大变革推动了英国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发展,使得英国一跃成为世界霸主,获得“世界工厂”的称号。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不是偶然,其中英国近代农业领域的变革和创新是重要因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英国的农业革命开始于16世纪,终止于19世纪,在漫长的三百多年里,农业的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都发生了缓慢变革。诺福克四茬轮作制、萝卜和芜菁的新作物的引进、牲畜品种的改良、农具的更新……以上种种变革均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同时在农业制度领域也发生不少变革:议会圈地运动、租地农场兴起、土地私有权的确立等等。

技术性和制度性的“双向变革”使得英国农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成功的摆脱了由人口增加造成的困境。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原料、资金和市场,早于工业革命,并与工业革命相伴发展,使英国从农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帝国。

一、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

英国中世纪盛行庄园体制,庄园里领主和农民的土地都是处于敞田的状态,在敞田制下所有的土地被分为一条一条的长条状,也被称为“条田”。庄园里每个人分得的土地是由几块条田组成的,但是这些条田并不会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而是互相交错,分布在不同地方,有的远有的近,有的肥沃有的贫瘠,十分强调公平性。但是敞田制也就意味着个人耕种的难度很大,需要大家一起耕种,在高度公平的背后,个人积极性不强。

从15世纪开始,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刺激了英国的羊毛贸易,养羊业变得有利可图,人们自发的协商或买卖,将土地集中起来,设立栅栏,圈占土地,将耕地变成牧场。在之后的18世纪议会圈地运动中,大批土地被圈占,土地逐渐合并集中起来,便于使用农业机械耕种。

土地制度的变革让不少生活在敞田上的农民走向了城市,在过去敞田制下,各类小自耕农按照不同惯例持有土地,但是随着圈地运动的进行,不少小自耕农持有的土地流到土地贵族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另行寻找生计。在此背景下,自耕农逐渐走向了衰落,1759年到1760年自耕农大约有21万户,到了1801年数量减少到16万户。

部分失地农民成为农场雇工,大部分则流入工业城市,在乡村劳动力过剩的同时工业城市却急需补充新鲜血液,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工厂代替手工工厂,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大型工厂数量增多,劳动力紧缺,失去土地的农民们去往城市,成为了大工厂的工人,是英国工业蓬勃发展的劳动后备军,确保城市大工业的运营。

二、为工业革命提供原料:

18世纪英国的城市化发展迅猛,城市人口激增,1750年英国城市居民在5万人以上的只有伦敦和爱丁堡两座城市,到了1801年上升为8座,然而在1851年激增为29座。19世纪中期,英国的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了乡村人口,此现象也是世界首例,谢菲尔德、利兹、格拉斯哥等工业城市的人口甚至成倍增长。

城市人口迅猛上升以及工业蓬勃发展意味着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不断扩大,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工业原料,城市将会是无源之水,很快就会枯竭。英国的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圈地运动后,土地私人产权确立,富裕地主或进行土地买卖,或是进行土地出租,一个个大中小型农场遍布英国,土地集中有利于新耕种方式和农具的使用。

在敞田制时期,英国传统的农耕方式是两轮或三轮,例如三轮就是将庄园土地一分为三,冬季种植小麦、春季种植大麦或豆子、休耕田,无论是两轮制还是三轮制,都会有休耕田的存在。农业革命时期,诺福克四茬轮作制逐渐普及,在四茬轮作制下,小麦、萝卜、大麦、豆子连续轮种,休耕地也被充分利用起来。此外,农场主也大力投资新农具,铁犁代替了木犁,播种机、收割机、脱粒器等农业机械也被投入使用,排水泵的出现让农业种植变得更加高效,减少了自然条件对农业的限制。

农业革命使得英国的土地生产率大幅提升,诺福克郡每英亩小麦产量从9至11蒲式耳增加到32蒲式耳(1蒲式耳小麦=27.216公斤),英国的粮食总产量也明显增加,1700年粮食总产量是3.175百万夸特,到了1845年上升为18.665百万夸特(1夸特=12.7千克)。农业生产满足了工业城市的粮食需求,此外还为工业生产提供羊毛、兽皮、油脂、染料作物和纤维作物等原料,支撑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业的运转。

上一篇:孙庆忠教授应邀来邯郸学院作学术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

Top